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政策文件>> 正文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

编辑:王姝 | 发表日期:2022-04-06 | 点击数:

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教育工作要聚焦这条主线,做出应有的不可或缺的贡献。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准提供高质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着力补短板、调结构、提质量、促公平,以高质量发展引领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政治统领,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一是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培训班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巩固拓展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二是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重点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三是组织高校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研究阐释,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

2.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保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效运转,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沟通联络、重点攻坚、督促落实等作用。推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秘书组部署事项、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落地。二是抓紧抓实高校领导班子政治建设,配合做好部分省属高校党政集中换届,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加快推进民办学校章程建设。三是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进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四是持续优化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研制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

3.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一是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支持和鼓励大中小学成立思政课教科研共建共享联盟。二是实施中小学思政育人水平提升行动,推动中小学开足开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遴选50个左右思政课优质课例,培育建设50所左右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举办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完善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师生上1次思政课制度。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开齐开足思政课程,遴选20个左右中职思政课示范课堂、20个左右中职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50个左右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三是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推动各高校按规定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启动“江苏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四是加强教材管理,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工作,推动成立江苏省教材委员会,健全完善教材领导和工作机制。出台《江苏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修订地方课程教材意见和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细则,做好中小学教材教辅审查和核查等相关工作。

4.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召开2022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分析研判,强化对案件高发多发地区和学校的跟踪督查。三是建立高校巡视整改工作联络机制,配合做好高校巡视整改工作阶段性评估。四是对全省中小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及师德师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努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五是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和“以审代训”,提升审计能力水平。六是积极创建“三个表率”模范机关示范点,持续推进“廉洁机关”建设,开展省教育厅党组第七轮巡察,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5.增强统群工作实效。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抓好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教育系统有关任务的落细落实。二是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新遴选命名一批高校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一批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推动高校成立知联会、留联会。三是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锻炼,支持发挥作用。四是深入开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总结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试点工作经验做法。五是深化与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对口联系,组织省特约教育专员参与特约工作,举办“教育同心之声”活动。六是研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高校妇女岗位建功、三八红旗手等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工作。

二、着力提升内涵,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6.更高水平建设公平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是持续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普通高中资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50所左右,筹备启动新一轮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00所左右、幼儿园200所左右。二是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研制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推动修订《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全面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持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完善普惠性资源布局规划,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保持在85%以上。评估认定省优质幼儿园200所以上。三是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国家、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建设50所左右新优质学校。四是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统筹建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继续开展三星级、四星级和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开展首批建设立项学校创建成果评估。五是研制出台《江苏省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开展省级融合教育示范区和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示范校建设。六是深入整合优化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建设100个左右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项目、100个左右前瞻性教学改革与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

7.更高水平建设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一是出台《关于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若干实施意见》。扎实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样板建设,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二是着力推进“双高计划”学校骨干专业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第二批25所高水平高职院校。扎实推进中职“领航计划”,建设30所左右优质中职学校和100个优质中职专业(群)。继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制度机制,探索长周期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做好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以提升教材质量为基础提升教学质量。四是推动产教融合,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对《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督导,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五是统筹“1+X”证书试点与学分银行建设,推动终身教育发展。六是组织20-25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级认证工作,对30个左右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开展评估。七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遴选一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和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8.更高水平建设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教育。一是完善并推进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全省民办高校开展分类登记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推动新一轮 “双一流”高校省部共建,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出台《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标准》,开展优势学科三期项目验收和四期项目遴选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启动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开展250个左右本科专业的综合评估和80个左右本科新专业的评估工作,编制《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监测年度报告》。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落实落细《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促进教学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基本标准》。四是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开展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中期检查,推进应急管理学院建设。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和产教融合型课程。五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好第八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六是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八大行动”计划取得更大实效。

9.更高水平建设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一是做好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不断扩大社区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规模。举办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二是优化“江苏社区教育工作数据采集系统”,继续建好“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加快推进“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三是推动实现设区市老年大学全覆盖,所有县(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四是组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备案,探索建设省级高等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五是举办2022年全省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第二届全省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大赛。开展小学生和高校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普通话水平监测。举办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江苏省系列活动。

10.更高水平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一是持续推进“两在两同促就业·为民服务再启航”江苏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全年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不少于2000场。继续开展“就业创业在江苏”就业引才招聘和政策推介活动。二是推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轮训实现全覆盖,继续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大赛。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金种子”项目遴选和孵化工作。开展全省高校就业工作量化督导工作。三是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团队)建设,支持高校培育建设相关科技平台,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四是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支持高校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承担各类基础研究课题,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对接融通。五是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提升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科技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卡脖子”环节。遴选推荐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六是组织高校技术经纪人培训,继续做好高校科技成果(专利)拍卖季和J-TOP挑战季等特色鲜明的专题活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三、聚焦关键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开放

11.持续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一是督促指导各地切实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广泛开展体育美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体育美育评价改革,不断提升优化体育美育保障条件。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改造提升7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落实定期监测公示报告制度。二是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建立10个左右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示范基地。遴选100个左右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研制《关于加强我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三是积极开展学校国防教育,持续强化国防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四是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积极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危机综合干预体系,建设30所左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五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家校育人共同体建设,指导推动各地各校全面建立中小学家访制度,逐步推行“联合家访”工作,建设一批线上线下家校共育资源,遴选一批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校。

12.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一是推动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各校及时出台贯彻落实细则。二是指导各地各高校紧紧围绕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五大主体,出台改革举措,扎实推进各项教育评价改革任务。三是培育改革典型,遴选培育一批教育评价改革的先进市县、中小学和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严格对照中央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做到令行禁止。

13.稳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艺术类招生改革,稳妥推进职教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等院校专转本考试改革,加强教育考试综合保障力度。二是加快推进中考改革,出台指导意见,改进学生评价,突出综合素质,开展高中选科指导,加强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学研究。三是加快推进全省基于考试系统能力提升工程终期建设,推动全省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能力建设常态化发展。

14.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一是围绕校内“轻负担、高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规范考试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足学好”。二是围绕“减难度、提质量、控总量”,提升作业管理水平。三是围绕课后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增强吸引力。四是围绕规范有序管理,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治理制度体系。围绕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休息日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五是围绕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各方职责,提升校外培训机构联合监管水平。

15.稳步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一是全面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完善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优化布局结构,通过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办、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确保实现省域、县域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目标。二是完善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体制机制,保障规范“公参民”和小区配套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治理、教师配备、非营利登记等工作落地落实。三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党的建设、招生入学、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四是加强专项督导检查,大力推进规范工作,确保规范工作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16.创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制订教育对外开放“十四五”专项规划及高校对外开放质量提升综合评价方案,实施“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教育行动,出台“郑和计划”实施方案,举办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议、苏台基础教育发展论坛、苏台高职教育校长联席会议,开展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重点项目遴选,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建设,恢复启动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选派工作。二是坚持促进提质增效,制订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规范管理有关政策,开展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四大专项”第二批重点项目立项遴选及首批立项重点项目中期验收,建立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行前教育培训及备案工作机制。

17.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继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补齐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二是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工作,培育农村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持续推进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 千门优课下乡”课程平台面向“三农”服务,引导高校科技创新主动服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广泛开展面向“三农”、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帮扶精准度。四是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合作,继续办好西藏班、新疆班,充分发挥援派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提升受援地学校教育水平。鼓励开展东西部高校协作,支持受援高校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服务面向,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四、夯实发展基础,提高教育事业保障能力和水平

18.完善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一是推动压实市县政府教育投入责任,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目标。推动提高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二是指导高校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盘活存量资源,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支持,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企合作等,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三是加强对高校内控建设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是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稳妥推进全省高校所属企业改革。

19.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及时足额下达资助经费,加强资助系统应用。综合采用数据通报、督导考核、绩效评价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深入推进改革试点,建立认定、施策、服务等方面精准资助长效机制。三是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等单位的协作,聚合多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服务。四是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苏乡永助”系列主题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

20.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学习,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持续开展“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四有好教师团队”等推选活动,组织开展庆祝第38个教师节系列主题活动。二是大力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激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推进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完成省级培训12万人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引智培训,健全培训体系,突出培训重点,基础教育围绕“双减”要求,职教培训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指引方向。四是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严控进校园事项,督促各地落实已经出台的中小学减负清单。五是加快打造教育人才高地,遴选300名左右省教学名师、50名“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50名江苏特聘教授,在江苏特聘教授等重大项目中加大高校举荐制实施力度。积极推动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指导各地落实部、省属高校引进人才“同城待遇”。六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义务教育教师优质均衡配置。七是研究中小学名特优教师流动管理举措,规范教师流动。八是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督促指导各级教育部门确保中小学课后服务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九是指导公办高校认真开展“三定”工作,科学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和实施方案。

21.建立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以及对设区市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各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二是推进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校车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学校安全重点领域排查整治,着力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深入开展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夯实学校安全基础,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四是研制《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南》,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不定期对重点涉危高校进行督查检查。

22.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落实落细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要求,指导各地各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应对突发情况,严防校园聚集性疫情发生。二是扎实做好教育系统每周常态化核酸抽检和疫苗接种工作。三是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在师生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23.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一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二是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持续举办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三是把宪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以宪法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增加全社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四是依托相关高校探索建立省法治文化研究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培育学科带头人,按规定申请设置法治文化相关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发展壮大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力量。五是加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党内法规研究基地或中心,鼓励高校开展党内法规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24.强化教育督导评估。一是修订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提升评价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三是指导各地充分运用责任督学履职记实平台,强化对督学开展“双减”“五项管理”等常态化督导的要求。四是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督导条例》,研制《江苏省教育督导问责实施细则》,提高教育督导科学化和规范化。五是启动开展江苏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监测,协同做好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继续发挥过程诊断、问题预警、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25.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一是加强省教科院体制建设,健全内设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发展机制,同时强化全省教科研体系建设,促进横向互通、上下联动。二是打造江苏省教育发展智库,成立省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围绕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立项一批重大决策课题,进行协同研究,集中攻关,力求取得标志性发展成果。三是召开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和加强教研室工作的政策文件。四是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掀起教育科研热潮,繁荣教育科研,指导教育实践,服务发展大局。

26.提高新技术支撑教育发展能力。一是推进省级教育专网建设应用,深化名师空中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等“三个课堂”建设应用。二是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开展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师生信息素养评价监测。三是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制度,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等级保护、专项检查、攻防演练等工作。

27.提升教育装备条件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新时期教育装备标准体系,修订《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引领区域教育装备均衡发展。二是推进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评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供条件支持。三是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研制我省《中小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指引》。四是开展促进实验实践教学系列活动,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理科实验操作大赛。

28.营造教育良好发展环境。一是紧扣《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持续开展“奋进‘十四五’ 逐梦新征程”教育新闻宣传行动,加强重大政策的发布和解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各地各校抓好相关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二是围绕做好 “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报道。三是建设数字出版创意基地,进一步拓展新媒体矩阵项目功能,加快推进教育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师生、帮助家长、引导社会,营造教育发展良好氛围。四是完善省、市、县(市、区)、校四级宣传联络工作体系,健全媒体定期沟通联系机制,加强和改进教育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着力营造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五是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